中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实验室开放
[导读]:“窗口”吹新风 ——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实验室开放日社区专场活动见闻 □ 本报记者 徐建华/文 排队、领证、发资料、开始参观…… 4月26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大门口,闻讯赶来的市民一大早就自觉地排起了长队,等待入
“窗口”吹新风
——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实验室开放日社区专场活动见闻
□ 本报记者 徐建华/文
排队、领证、发资料、开始参观……
4月26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大门口,闻讯赶来的市民一大早就自觉地排起了长队,等待入场。原来,这天是中国检科院举行“质量和安全年”暨实验室开放日———社区专场系列活动的日子。听说能深入了解食品检测过程,咨询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很多本来打算出去郊游的市民,也临时改变了计划,加入到参观的队伍中来。
领完参观证和材料,第一个展台前有关三聚氰胺快速检测项目的介绍,立即就吸引了刘焕茹。前段时间,她家购买的牛奶里刚好发现了一个黑色物品,虽然厂家已经进行了处理,但她一直想找专家咨询相关的情况和对产品进行化验,正好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得到了关于“无需化验,直接找厂家进行换货”的答复后,刘焕茹表示非常满意。
在3分钟就能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展台旁边,有关生活常用食品快速检测纸的展示,同样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通过这种试纸,对于常见生活食品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如亚硝酸盐等,能够快速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有时候总感觉一些食品不安全,有了这个试纸就能很快判别而不用总担心了。”正在参观的陈女士说,“应该说,食品安全从根源上解决才是最关键的,这需要厂家有良心,不能去害人。”
中国检科院院长李怀林表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积极的参与。中国检科院的实验室开放日系列活动,是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除了展示国家级科研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体现质检机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外,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以这种形式促进全社会质量和安全意识的提升。
图文并茂的展板、专家现场咨询答疑、免费检测样品、参观实验室、观摩食品专家现场测试过程……在实验室开放日现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引得大家一一驻足、流连忘返。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科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领衔,8位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共同参与的9人专家现场咨询团,成为参观者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
“大棚蔬菜是否使用了危害物质”、“农药残留怎么界定”、“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面对平时很难见到的专家,参观者们抛出了心中一个又一个关于质量安全的疑团,专家们一一作出了回答。
庞国芳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对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常规检测,无论是从人才储备还是检测能力来看,都能基本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于一些食品中不允许添加物质的检测,目前全世界都在研究,是世界性难题,中国在这方面也在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探索,能力在不断的提高。
咨询完专家、参观完展板、看完生物远程鉴定的现场演示以后,参观者们就开始走进中国检科院的实验室,近距离接触食品安全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过程。从二楼的消费品检测实验室到三楼的转基因食品检测,从四楼的农药兽药残留检测到五楼的食品安全检测前过程处理,不同的实验室专家带着参观者们一一进行了参观和介绍,消费者还不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和有疑问的地方,询问带领参观的专家。
“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清楚,如不粘锅、omp等,通过这次参观,都得到了权威的回答,解开了心中的疑惑。特别是看到这么先进的检测条件,了解到食品安全把关方面的很多知识以后,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更有信心了。”参观快结束时,带着仅一岁半的孪生孩子前来参观的罗建春说。《中国质量报》
中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实验室开放厂家优势特点

中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实验室开放相关信息
- 通过增加水池溶解氧量,相对来说就可以降低水池换水率
- 中国污水综合排放国家标准
-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水排放标准
- 环保专用实验室需要的仪器仪表
- 超声波液(物)位仪的特点
- PH值大小对人体健康有那些影响
- PH值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比分析说明(三)
- 超声波物位计的各种安装方法图及液位计使用注意事项
- 关于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 PH值、溶解氧、CO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 酸味东西的都是酸性的吗?
- PH值多少对皮肤什么影响
- 什么是COD的,COD测定仪的技术参数
- 怎么通过化学反应能量转成为电能
- 电泳涂料常规参数介绍以及检测电泳涂料方法
- 氨氮测定仪的应用范围
- 水中的氨氮的测量方法
- 5B-3B型COD测定仪
- 怎么优化变频调速给水的水泵组合
- 微生物去除铬污染研究取得新突破